于永军:走出新型农民致富路 描绘现代农业新蓝图

三龙创业 阅读:448 2023-12-24 08:04:51 评论:0

我叫于永军,是无锡市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场长。

1979年12月,我出生在江苏北部滨海县的国营滨淮农场,祖辈、父辈都是农垦的老职工。从小生长在垦区的我,深切体会到长辈们从事农田劳作的艰辛,内心迫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面貌。

1996年,初中毕业的我将农校作为报考的第一志愿,并如愿考入盐城农业学校园艺专业进行学习。1999年,我进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专业继续学习。2001年,大学毕业的我入职了一家著名生物技术公司,成为了负责花卉培育的智能温室技术员,并在杭州落了户。2003年初,凭借与生俱来的一股子冲劲、拼劲、闯劲,再加上自身对农业技术的熟悉,我决定下海创业。

万事开头难,要想凭借一己之力把花卉产业做大做强,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。创业伊始,我便面临着投资周期长、初期投入大、资金周转慢、风险相对高等诸多问题。在经历了资金短缺、合伙人离开、经营亏本等多重困难后,一向支持我的老岳父也坚持不下去了。创业之路虽然荆棘丛生,但我仍然不想、也不愿放弃。思索良久后,我决定把老家的父母接来帮忙,让父亲负责农机装备维修,母亲承担后勤保障,妻子主管财务,自己主抓生产技术管理。同时为了找到销售突破口,我跑到苏州花卉市场,挨家挨户谈合作,约定先送两千盆花让商户代卖,等赚了钱再谈分成。在全家人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,我们终于凭借良好的产品和信誉打开了市场,总算把最艰难的那段岁月熬了过去。

2010年,是我的事业转折点。那年,锡山区委区政府提出“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、发展‘一村一园’建设”。借助政策东风,我们将花卉规模经营面积扩大至55亩,追加投资930万元,建成现代智能温控大棚2万多平方米,种植品种也从原来的单一品种仙客来发展到凤梨、红掌、蝴蝶兰等二十多个品种。2012年,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和努力,我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成教学院园艺专业本科。凭借大学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创业后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,我对花卉苗木种植养护技术进行了多次改革创新,研发出农业技术专利9项,并不断健全完善农场管理机制,推动农场降本增效,朝着集约化、高效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。

农业致富故事_致富农业故事视频_致富农业故事简短

2013年,中央“一号文件”中首次提到家庭农场,文件指出“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流转”。对比上述条件,当时我已经经营了十多年的农场,完全符合申报“家庭农场”的要求。在市、区、镇、村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,经工商、农经部门认定,先锋家庭农场获得了江苏省首张家庭农场营业执照,一下子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了名气。

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,我不忘发挥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和“乡土人才”的带动作用。我联合羊尖镇南村的52位农民,注册成立了南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,吸纳南村剩余劳动力160余人,同时以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开展“供应种苗—技术服务—产品回收—市场销售”的一条龙服务,吸引农户加盟和合同种植。通过多年的规范运作,目前合作社已种植各类苗木20多万株,年产各类盆栽花卉50多万盆,社员收入大幅提升,最高年纯收入达到20余万元,有力地带动羊尖群众增收致富。

近年来,在党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扶持下,先锋家庭农场在稳定经营规模、改善生产条件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、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等方面,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农场先后被评为“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”“江苏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”“无锡市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”。我个人也先后被授予“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”“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”“江苏省劳动模范”“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”“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等荣誉称号,并获得首批江苏省人社厅“乡土人才”系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、高级农艺师职称。

农业农村现代化前景美好、大有可为。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,我越发感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,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,农民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,农村的环境面貌也愈加美丽宜居。我将继续号召和鼓舞更多的青年人回到乡村、扎根乡村、建设乡村、振兴乡村,将个人奋斗融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,在农业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辛勤耕耘、大展拳脚,奋力书写人生精彩篇章,积极带动农户增收致富,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吴琼 整理

声明

版权声明 1、本站文章为原创请勿转载盗用 本站少部分学习教程、软件等仅限用于学习体验和研究目的;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联系QQ 5959693 马上删除

排行榜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